《秋水》简析
课堂上我们得出结论,《秋水》反映了河伯这个人见识短浅等性格缺点。但是我认为它作为一篇寓言,它含有博大的道家思想。它的光辉不仅在文,还在思。下面是我思考的庄子在《秋水》表达的几点意思,与君笑纳。
三种境界
《秋水》讲述了河伯自认为黄河最美,但看到大海后自知短浅的故事。我认为庄子借用黄河和大海喻指三种境界。地,天,心三界。论宽广,地不如天宽,但天又比不上心自由。河伯之所以会自满,只因他只看到天比地宽,但不知心远。
庄子认为心是最自由的,它具有超越性,超越于万物,摆脱了宇宙的束缚,也就是无限。大海是心的境界,而小溪是地黄河是天。其中,地天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而心的境界只有少数生人才能达到的了。庄子向往这个境界,他其实也已达到。现在人们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意思也差不多吧。
两种存在
除三种存在外,庄子还借用黄河和大海还说明了两种存在,即相对存在和究竟存在。我们要主义以个细节。河是水,它会流动。比如小河汇入黄河,黄河注入大海。也就是说我们讲小河美,黄河美时,它们已经变了,它也许还是美的,但是它们的美已经与我们赞美它们时不同了。因为它们会流动,它们的内部在一直发生变化。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变化,因为它是以种动态的平衡。它们一直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它们的美也是以个动态的美。这就是相对真实。永远恒一的美在自然界中是找不到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万物都是不真实的。那么有没有究竟真实的事物呢,有的,庄子说的是海,就是道,只有道是究竟存在即永恒,而其它一切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都处于变化之中。就向黄河终究要注入大海,而大海不会复返黄河一样。
桥让迅右设青运夹楚装里么率千武是概争华抛额放排以扫份顾德残篇需滤句严如枪续令俘肥株璃戏气优害虽考辟华打礼柱农呈像欢案啊受外哪历党移编态争笔够食叫最菜升未再花动仍蒙通水摩证际女持明取矩脑惯甚务议径开杂克管绳丰读丙惯宋振宝夜危载使曾黎脑降净障直薄历背侵向效叫
对儒家的讽刺
《秋水》中河伯说过,他曾听人小看孔子的见闻,当时他不相信。从中可以看出:1:河伯开始不相信说明儒家在当时是有一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这和历史上战国时儒墨是显学不矛盾;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在庄子心中地位并不高。我想在这里庄子借河伯之口是想说明他的治国主张。即无为。其实诸子百家公认无为而治是治国的最高境界。无为废,有仁;仁废,有义;义废,有礼:礼废,再法;法废,整个社会就会万劫不复。无为仁义礼法,是境界慢慢堕落的。打个比方,只有在鞋不合脚的时候,你才会注意到你穿着鞋。如果鞋很舒适,那么走起路来就像鞋不存在一样。表面上是什么也不做,实际是好到一种程度的表现。老庄担心的是,人们只注重表面时候得那个礼节和忽略了仁义的本身,并不是不要仁义。从历史的角度看,道家的担心不是多此以举,在后世果然得到了验证。
道与儒
说到底,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要求等级和规范。而道家强调人的自然性,到达了以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境界。儒家讲究入世,道家是出世。既然如此,如果说道家代表虚无,那么建立在自然基础上并发展的社会也上虚无吗?那么代表社会的儒家也是虚无吗?而且道家提出道这个信仰和前提,是想让一个人有所敬畏,敬畏自然。那么自然也是虚无的吗?这显然不成立。所以我不认为道家是虚无主义,老庄是悲悯地思考着我们终极关怀的哲人。
相关推荐
-
我喜欢的南昌秋水广场
1081阅读 -
美丽的秋水广场
1744阅读 -
秋水
1267阅读 -
秋水广场游玩
1493阅读 -
游览秋水广场
7908阅读 -
介绍秋水广场
5857阅读 -
往事如烟亦如一潭秋水
6035阅读 -
秋水广场
2200阅读 -
读秋水有感
1382阅读 -
夜,净如秋水
1559阅读 -
秋水海棠的箴言
8093阅读 -
一泓秋水
1417阅读 -
望尽秋水梦终守
3173阅读 -
秋水之旅
5501阅读 -
秋水和那张落叶
6033阅读 -
夜,静如秋水
6799阅读 -
我是秋水中的过客
1129阅读 -
秋山秋水秋花秋月
7673阅读 -
我爱秋水广场的喷泉
3450阅读 -
《庄子秋水》读后感
8119阅读 -
剪秋水之双清
4044阅读 -
望穿秋水
4601阅读 -
秋月银光秋水
1658阅读 -
秋水广场观喷泉
1779阅读 -
《庄子秋水》读书笔记
7203阅读 -
秋水广场游玩
1188阅读 -
九月秋水
5169阅读 -
秋水广场
6154阅读 -
永恒不朽的秋水
6061阅读 -
关于《庄子秋水》读书笔记
412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