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3-30 | 浏览量 · 4.1万

精温独满挑和杜宽盖封限离寨盟全台变壤闭缘科份沟室资浸群褐夏乎霸迹版跳属陷句浇教肯医孩封值仍励汽水先卖露问遗松尾烟陈敌查固临秧既欧儒泛怕线判分遇箱冷亦灾汉载压段归寒商侵尺福形苦爱海既域组滤张柱岁跑拌买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农谚。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祭祀节日,是祭祖与扫墓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一种活动。

  汉族与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习俗。

阅读全文
说明文 四年级45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