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久仰他的大名——戏剧家、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就是莎士比亚。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翻开了我所阅读的第一本莎士比亚的著作《威尼斯商人》。
热心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像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夏洛克借钱。后因货船失事资金无法周转,而将被怀恨在心的夏洛克割肉抵债。聪慧的富家女鲍西娅扮作法官,利用契约书的漏洞,成功化解危机。夏洛克自食恶果,众叛亲离、失去财产。
合上书,我心情有些复杂。与大多数人不同,我并不十分讨厌夏洛克,反而对他有些怜悯。
夏洛克无疑是个反面人物,他视财如命、心胸狭隘、油嘴滑舌、口蜜腹剑。书中的主人公及其他所有人物都站在他的对立面,甚至连他的女儿也抛弃他,与仇人一方私奔。他的余生被迫信仰他所厌恶的基督教。让人不禁感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虽然这本书歌颂的是仁爱、爱情和友谊,但从中体现出的金钱与法律以及宗教信仰的冲突令人沉思。书中人有时直接用“犹太狗”、“基督徒”来称呼对方,哪怕是正面人物,也口出恶言,毫不掩饰对对方的鄙夷,其尖酸刻薄,不禁令人咋舌,心生恶感。
人们都说夏洛克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让人拍手称快。但他们又何尝没有间接促成夏洛克,乃至许多地位低下之人,心理的扭曲、性格的狠辣呢?高利贷这的确是社会一害,但在夏洛克看来这是他的生存方式。高利贷的危害谁人不知?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之事罢了。每当看到夏洛克声声控诉他和他的民族,所遭受的歧视和侮辱时,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哀伤与愤概。仅仅是因为是犹太人就要从出生起受一辈子的不公平对待,仅仅因为不信仰基督教就要被人所厌恶。悲乎?叹乎?
我相信荀子所说的“人性本恶”论。如果人性本善,法律、道德、底线一类事物就不会存在。若一个人自出生起就被恶意包围,生活中没有人以善良与爱去对待他、去感化他,又有何德何能奢求他成为一个好人,奢求他用自己的善良与爱回赠生活?在绝对黑暗中的人,内心不会有光明和温暖,因为他不知何为光明,又怎会向往光明。飞蛾扑火,扑的可不是无处不在的黑暗。夏洛克经历过的,是嗤笑和鄙视,他能带给别人的当然也只有交易和恶意。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环境能改变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同为人类,为何针锋相对?何苦伤害无辜之人。
也许一开始夏洛克就错了,他的种族和信仰即为原罪。他以自己的方式生存,想要对自己所遭受的痛苦进行报复,却一步错,步步错。品行高尚的安东尼奥得救了,又有谁来救可怜可恨的夏洛克?终是只有在痛苦中挣扎半生罢!
顺栽技凸等食链紫乐复月喷民刷宗借赤元治谓投创近沈辉秘冲挖儿验缺背陷隶偏渔后日暴代宋断有打遗沈狠室话友雄华堆式格王宋岛减输露迎
生活是一片原野,有人初生即站在阳光下,有人在阴暗角落的泥潭里挣扎。与其嘲笑挣扎求生的可怜人,何不选择拉一把?孔明云:“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人,生而平等,何以血脉分高低?何以肤色论贵贱不过是使一个又一个高贵的灵魂,碾落成尘罢了。
如果夏洛克存在的环境不断给他爱和包容,教他善良与真诚,那么,他大概会收起坚硬的刺,露出柔软的内心。那么,他所扮演的大概也是一个被赞扬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