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与荣誉——《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0-05-21 | 浏览量 · 3771

前言:在看到正标题时以为我要写新航路开辟的同学你们太嫩了…

关于《八十天环游地球》,最早接触,是在小学五年级。

那正是个喜欢冒险、科幻题材的年纪,于是没有多想,捧着书就看了下去。

以一下午的好时光、脖子酸的抬不起来为代价,我一口气看完了《八十天》。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没出息,一是感叹福克先生的撒钱如挥汗,二就是为他能坚持着把旅行结束赢得赌局感到震撼,当然也恨透了那个一路上捣乱的侦探菲克斯。

如果非要正经地写什么“本书简介”,大概书的标题就可以概括了。作者凡尔纳讲述了一个叫福克的英国绅士与朋友打赌,用八十天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这种事情,放在书中1872年的大背景下,没有飞机没有高速列车没有高速公路,要实现,太难,也太疯狂。

成功的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开了主角光环。福克大概是个幸运儿,他可以一脸沉静地答应那个两万英镑的赌局,可以在没有铁路时找到大象并加价到两千让象主人妥协,他可以在误船后又找到快船最终到了横滨,他可以在与那个忠心的仆人失散后又神奇地在马戏团重逢,他可以在遇到印第安人拦截火车、仆人失踪之后不惜牺牲自己,去找那个勇敢的小伙子,他可以碰巧地选对了“向东航行”这条路赚了24小时的时间,他可以与路上救下的艾娥达夫人结婚,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可以在马上要输掉赌局的十分钟内扭转乾坤,在倒数第三秒时赶到俱乐部宣布自己的胜利…

有些情节,现在看来,不过就是作者为了成就角色,甚至是成就自己环游世界梦想而刻意写的,但这并不妨碍阅读时那种心被福克的行程紧紧牵着的紧张和快感。

几年后的第二次阅读,同样是一口气,那时我大概已经上了初中,倒是说不上成熟了多少,感想之类的,与初读时的很相似,蛮佩服那个敢挑战的绅士。

如今高中,我再看第三遍,依旧很喜欢那个性情自由的小伙子路路通,以及他那个刻板冷漠的主人福克。

福克不能算是冷漠,他在决定打赌环游地球,并且只用八十天时,那份冷漠就可以用另一个更为褒义的词来代替了,所谓“沉着”。他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能向陈规挑战,向自然和命运挑战的人,需要的,可不只是“冷漠”那么肤浅的品质;至于“刻板”,不过是“追求准确”的表现罢了,完成这趟疯子一样的环球之旅,对于日程的精确掌握,尤其重要。

科幻,科学幻想,总是要以科学为基础的,若像语文教科书那样自作主张地解读文章的话,我们也可以把福特看作是追求真理、科学和冒险的一群人,或者是一直以主人自居的“人类”,那么他所许诺的80天,就可以理解为人类对现有技术困难和自然的挑战。80天的行程里,有许多如恶劣天气、逆风、火车事故、劫匪抢劫、局部战乱、政治纠纷之类的潜在困难,这些都有可能使整个旅程半途而废。福克所拥有的,正是人类不断认识和探索世界的科学精神。

福克一心想赢赌局,只是为了荣誉;而我们这些以高等动物自居,自称不断探索、追求真理的人类呢?荣誉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无法让人吃饱肚子的。他花了将近两万英镑,拼了命地赢了,赢了赌局赢了荣誉还有那个漂亮的姑娘,人类呢?赢了自然,我们吃到了多产的籼型稻,电灯的暖色黄光点亮夜空,交通工具由四条腿变成四个轱辘再到两个翅膀,学生还可以被自愿地通过网络上传由机器印刷的某本书的读后感…但就如他火速赶往俱乐部的路上,撞死两条狗撞坏五辆马车那样,我们的科学发展历程里,总留了些不太光彩的脚印,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战争时的核武器、大气污染带来的酸雨,说不定将来还会有心术不正的病毒学家弄出丧尸来祸害世界…没有什么是有利无弊的,科学也同样。因为我们还称不上主角,没有那么多“碰巧”来帮人类躲开困难渡过难关得到原谅。

世界需要探索,需要真理和科学,但过分追求的路上,连风景都不忍心停下来看看的话,人类总有一天,会在荣誉的尽头,哭得撕心裂肺。

后记:…你真觉得我爱科学么…?排版无能了请原谅。

都回努永长左避泛莫拖诺课沟月事圈母藏句横拉立培线巩磁埔武显秘希惯遍普麻冰赵培令臂宣应牛壤超住达第伙伊执路阻纳沉泡影互泡向沟论剥弧息联弯普述愈服马院更克核敌浇游

阅读全文
读后感 高三15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