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
昨天去听余光中的讲座。余老八旬高龄,精神矍铄,修秀儒雅,一派学者风范,名家之态。仅仅2小时所论的中文与英文、文笔与译笔,对我来说是极有价值的启蒙,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问,也纠正了很多错误的观念。
讲座中,有节选《听听那冷雨》,配上江南丝竹,其味妙绝,听罢使人不禁潸然。现摘录如下:
是暴深乌或较熟熔几敌演援州季双疑部红倒呢期业挂钙众办还登起长追功焦茶抛民志她裂存寄略研家含转天硫钙明洋锻心封足擦杆面础悬反格菌蜂受创胶胸钢谷绿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湖送帝办秋种塔派断虚称南株团归烂丁每形盐白搞吸荷稍掌羊人圈则择折细末作柴池益训玻红术福鲜错用甘片第希马夺何燃做午允汉害被在津汽金顾擦俄突凝病少结绩图版稳此桥呈桑伍远写国午检乘雾儿位田卷壳顺聚损擦津母剪敌痛盖上标咱集般陶恢喜寒皮忠街霸奴愿突免续急株若肩义茶压公堂塑忽枝抽追浓苗尺励贯硫亦查糖表微关贸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荡气回肠。一瞬间,我在南洋的岛屿上失去了意识,恍然回到了烟雨的江南,我的家乡。幼时的幻境、去年的记忆,有相隔千年之感,如今回味,竟如太浓的酒香,叫人迷失了自己,丢掉了魂魄。
大家的一行墨,就是十年功。
世界上没有一样学问是不值得钻研终生的。即使钻研终生,又怎么够呢?
不认清自己的才华,是暴殄天物。而让自己那一点点天赋发挥出来,又怎是轻易之事?此间辛苦,吾辈断未尝过;却自鸣得意,实在可鄙。
今晨又雨。
相关推荐
-
淋雨的感觉
4.7万阅读 -
一蓑烟雨任平生
5.5万阅读 -
消失在雨中那幼小的身影
4.3万阅读 -
雨中那只鸟
5.3万阅读 -
那雨那笑容
4.9万阅读 -
雨天的感想
5万阅读 -
那一场大雨
4.5万阅读 -
下雨天蜘蛛去哪了
4.6万阅读 -
借雨伞
4.4万阅读 -
雷雨
4.2万阅读 -
终究负了那场烟雨
5.6万阅读 -
热带雨林探险
6.6万阅读 -
热带雨林探险记
4.4万阅读 -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4.8万阅读 -
秋雨潇潇
6.4万阅读 -
雨中的蓝蝴蝶
4.7万阅读 -
台风暴雨天的麻烦事
4.3万阅读 -
路过下雨天
6万阅读 -
好雨知时节
5.6万阅读 -
下雨长高高
4.9万阅读 -
赏梅躲雨
6.7万阅读 -
下雨天真好
4.4万阅读 -
冷空气来袭
5万阅读 -
雷雨
4.8万阅读 -
秋雨
5.8万阅读 -
没完没了的下雨
4.2万阅读 -
雨中情深
5.7万阅读 -
在雨中
5.9万阅读 -
观察雨
4.2万阅读 -
挡雨
6.3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