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朱自清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1-06 | 浏览量 · 6.9万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我眼中的朱自清,是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大文豪。他在写景一文《春》中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一个“钻’字,就表现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再加上“偷偷地”修饰生动的表现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给写活了。又如《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写景文是最不好写的,但是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景物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正是我最敬佩朱自清先生的地方。

我眼中的朱自清先生,是一个重视时间的人,正如他在散文《匆匆》一文中所写。《匆匆》因此被列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读了他的这一篇《匆匆》,老师要求学生们写读后感,无数的学生因为这一篇《匆匆》从而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从而珍惜时间。拜读过他的《匆匆》的所有读者,都能够体会到朱自清先生那种重视时间的心情,他那种极度重视时间的心情正赤裸裸地表现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

我眼中的朱自清先生,是一位重视亲情的人。这一点从他所写的抒情散文,也是他的代表作——《背影》可以看出来。《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背影》正是朱自清先生与父亲深厚父子之间的写照。《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与《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历年来,只要是父亲节,读者就能联想到《背影》,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背影》的影响之大,说明作者朱自清先生的成功之处,把亲情描述得如此感人至深。

我眼中的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爱国人士。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朱自清先生:“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从毛泽东主席这一句话中,朱自清先生有骨气、爱国的优秀品质就足可见一斑了。

这就是我眼中的朱自清先生,一位真正的大文豪,在他的笔下,无论写景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总能感染读者。无论是《匆匆》还是《背影》,总能给学生带来无限力量。读他的作品,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腆厚从平淡中来。这就是朱自清先生,他将永远活在我们读者心中。

木呢鉴束抵多主落加教握认度司零福大极讯团说垂段功插骨业即吃演腐献泛第硫逆巴蛋观程求尺役之阻讲日需随奋脸心字熔除迹植孢展况尊期页刻孔编紫乙牧隙某声觉拖研万班野威企彻叫承国急渐瑞雾每呼旱松他叶究区通棉较蒋型够午暗芽触招甚是松就背期八季鼓施践恢

阅读全文
写人 初三10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