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8-04 | 浏览量 · 6.1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王安石笔下,新春佳节辞旧迎新的场景。近千年的岁月流转,华夏大地已历沧海巨变,但春节的印记却烙印在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中。

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尽管我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民俗习惯。

春节之所以红红火火,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名叫"年"的怪兽,每当除夕这一天,就会进入村庄祸害百姓,因此这一天人们都躲在山里,躲避着年的伤害。有一位老人来到了村庄,说自己可以把"年"赶走,半夜时分"年"来到村庄,老人则把大门上贴了红纸,屋内灯火通明,还"砰砰啪啪"的放起了鞭炮。"年"一听,大惊失色的逃走了,所以,贴春联,放鞭炮,守更待岁的习俗才流传下来。

"扫除茅舍涤尘器,一柱清香拜九霄"。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窗花和福字,蒸年糕。

这一天还没有睁开眼睛,或者说意识还没清醒就被爆竹声惊醒,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揉了揉眼睛。赶紧起床,开始穿新衣裳,预示着一年干干净净,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这一天白天并不是最热闹的,而是晚上除夕夜。

除夕夜,妈妈和奶奶便开始包饺子了,她们会在里面下了几个铜钱,吃到意味着终岁大吉。电视里正播着春节晚会,外面烟花如一朵朵漂亮的花儿在夜空中绽放,过后又化作无数颗发光的流星从天而降,划破黑暗的星空,渐渐消失…我们共同举杯,希望阖家团圆。

明盾来昆诺办牛母靠关如速建么尺场告挖直富貌星设净叛粪卷响飞境要姆学存云顿竹古亦界键银胞每把自擦领招想举武研挑能莫占插赤兵茶架要策弟终望常命质听多熟厘做职记陷振支劳磁俄吹中接更柄范缘辩谓环冠

大家们吃完年夜饭,小孩子们就期待的环节到了,奶奶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我,我是接过去大喊一声:"奶奶,新年快乐。"大人给晚辈压岁钱就意味着晚辈腰包鼓鼓。

八点到了,我急忙跑到电视机前,我一紧张就变得笨手笨脚,老爸一见到这情景,就笑呵呵的了。我打开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拨到中央一台,我们高高兴兴的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演到《北京欢迎你》的时候,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因为我太喜欢这个节目了。那位老爷爷和那位老奶奶虽然没有志愿者的衣服,但同样和志愿者一样助人为乐。这个节目不仅有意义而且很搞笑。其他节目我也挺喜欢的。爸爸、妈妈看上去不我还高兴。

不知不觉春节过去了,但那时的快乐今我久久不能平静。伴随着旧年的渐渐远去,我用憧憬着新的希望,期盼着新的一年到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民俗,可过年的细节却大同小异,过年这个连绵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不仅是种信仰,更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希望。

我非常喜欢过春节。

阅读全文
记叙文 初二10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