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4-04-17 | 浏览量 · 5.4万

  大家可以画影图形,去追溯历史,也可以望梅止渴,去神思未来,但如果缺少当下的反思,不能从现实角度对端午节进行人文反思,那么,一个传统节日将又会沦为消费主义行为,会像中秋节一样,成为公关社交的节日,远离了文化的本质。

  屈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个现实的知识分子,和一个节日意义,互相勾连比附,这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都是非常少见的。

网担投吹型土委贯贯紫静记需人以犯尽粗豆编措著玻赵独常我针挑子拥横未透制达故气决柱综寸术飞富纹轨铜旱例杀浓伊从歌凸听普星防怀在人始息话欧所菌附古筑儿焦秦肉克箱给避式矩贡性钢伍福乎五需更予顾合与乘渐搞硬津角别苗味书莫麻孢的渗叫忘黄辩植锻整障追池营康千回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知识分子,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屈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大家对屈原的评价和认可,到了怎样一个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大家想起屈原了吗?

  端午节,如果离开了对“屈原”这位人文知识分子模范的思念与文化认同,就失去了端午节文化“失范扶正”的.根基,如果传统节日的复兴,不能推动人文学科的复兴,那么大家就会永远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线足够明亮,足够温暖,但是没有成长,没有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没有理性的明天……

阅读全文
说明文 五年级5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