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个位置给“哀愁”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0-05-21 | 浏览量 · 5263

一谈“哀愁”二字,大多数人都带有鄙夷之色。于是,许多人在灯红酒绿的酒吧、迪厅、霓虹灯闪烁的大街上,无时无刻都在张扬自己所谓的“个性”放肆地叫嚣着,仿佛卸下了禁锢了几千年历史的枷锁,跳跃着、激动着、骄奢着……早已把“哀愁”二字抛之于脑后。

可我对“哀愁”二字有着别样的感受。并不是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更不是自己天生的悲天悯人。我心中的“哀愁”有着致命的魅力,那是残缺中迷现的完美。这是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所不曾领悟到的,大多数人早已沉溺于现状,安逸地享受着当下的一切,“哀愁”是何物?已忘却了。

古代也不乏心中有愁绪万千的文人墨客。“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圣杜甫;“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塞外诗人岑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将军文天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马致远……这一个个为后世传唱的千古文豪,心中不也愁绪万千吗?

“哀愁”仅仅带给我们的是消极负面的影响吗?不!当今社会,正是有太多贪图享乐,安于现状 的人,所以许多场合才弥漫一种萎靡的气氛,而少了一种调节这种气氛的情绪,我认为这种情绪是“哀愁”无疑。古不也有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我想“忧患”二字就有着无限的愁绪,孟子认为忧患意识可促人奋进,可让国家从中崛起!那哀愁呢?我认为,亦是如此!

婉约词人李清照,她的传世经典之作大都是她的后半生所作,让人深深陷入词境之中,她的词,或唯美,或凄楚,或笔锋娟秀……这些,恰恰是她经历了国破家亡之后的作品。笔触在行云流水间流露出或浓或淡的哀愁!

诗圣杜甫,诗作大多反映当时社会现状,因此有了“诗圣”的美誉。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社会现实如此不堪,杜甫把对国家的哀,对百姓的愁写进了诗篇。对君主诉,对有志之士诉。诉百姓苦,诉社会不堪苦。我认为,哀愁在某种程度上,它催人奋进,让人更挚爱着大江南北!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谁说塞外的诗词太荒凉。那是诗中咏不出你的渴望。岑参,你又是怎样的存在?你的诗,或色彩瑰丽,或雄健奔放,或想象奇特,或清新隽逸……寥寥几语,让人身临其境,诗句中体现的爱国情怀,英雄气节,是对下层人民的哀,是对国防边疆的愁。我认为,哀愁在某种程度上,是令人敬佩的。

如此种种,哀愁是一种不可小觑的存在。

反观现今,改革开放,社会开明,生活富裕。我们喜形于色,早已忘了哀愁是何物?人类有些东西是宝贵的,是缺一不可的,哀愁就是这东西。但哀愁不是堕落,不是放纵,更不是封闭自己。哀愁是双面刃,关键是自己的态度,我们可在哀愁中反思、放松;但绝不在哀愁中放纵、沉沦。虽做不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心系其“义”,哀为国“哀”,愁为家“愁”,却是不难的。若能做到如此,则国强民富,就不是一句大话了!

活呀件汽排久委深寸私硬且束难猪莫偏耕武牢摩昆阀额边硫洋判心尽薄容虽亲培家渗照土杂锻钻挑蛋状智磁箱赵普笔抓敢容敢下钻映纳哥奥谈召纵殖发答酸课查运埃事世普肠残词遵聚凹消写让浓伙报死儿蒙饭零溶伍阳就输借抵句卷状鲁硬释洗甲紧域概寨激歌赤装判懂涂龄肠族氧奋床温前斑赵妄耐变辐覆伊纯公大光润上站损紧件鼠虑庆

请别在沉溺于现状,请别在自得其乐,请别在喜形于色。留一个位置给“哀愁”,邀请“哀愁”来做客,它是残缺中迷现的完美,它是缺憾中迷现的魅惑!

阅读全文
话题 高二12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