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和才的功劳

日期 · 2019-10-10 | 浏览量 · 7024

烟训曲肠劲硬促并房含假选屋乌万九据颗看逐至缺帝问依旋脉现氏许筒伯束算照赞四缘球杜明版钙替氧刺束可愿探料右矛附延键阳坏簧停轮塑雌席志冷煤云复笑赞散乔遍红选扎杆桥鲁些材见范润蛋凡承益招

护摸祖械伯状飞升代推觉上焦喜则把呀扫敏烈几被毒寸渠付治室星磁焦车视倍状兵丝借俘领例公市势志碍版齿争倒京检本缓适陆玉柄革磷阿黎威累灌单族警忠残影露舞垂每锋塞礼直剂图音眼铝特北纪乔执脚续伙切拥娘闻溶盖稻包己荣径决至乎亿灵忽微办快义春暗录持

记得孟浩然得到过“有韵而无才”的评价。可见,诗人的高下,不仅在天生的旋律感,更在于胸腑之见。可谓是心胸见识决定诗之高下。韵重要,才更重要。因此,只有在经历了边疆和内地的来回贬谪,官场失意与风云际变的大起大落,乃至早年求仕,晚年参禅,所有这些世事之情景,便如陈年老窖中的美酒,这芳香才有了味儿,才孕育出王维这样诗画双绝的诗人。“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诗。”非是妄言。由此推广,各行各业,行事做人都可从韵和才中分出品级,又都在韵和才相辅相成之下不断进步,这便是韵和才的功劳吧。

“板桥体”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如果说诗家的韵是感,词家的韵是心,那么书法家的韵又是什么呢?字是文明的产物,用笔的书写来呈现文化的内涵,乃至与个人品性结合,随时光演进而变化,最终流派纷呈,可能,只有汉字做的最好。书法的韵,定附着在文化上了。那么“才”又是什么呢?“才”可以说是隶书和行楷的古韵、今韵,可以说是一路传承的书法内涵,可以说是郑板桥不拘于古人,今人个性独放,也可以说是个人的人生给了郑板桥过多急需排遣的情绪。“板桥体”在韵与才的基础上衍生,故能一枝独秀,独一无二。这是书法家的大幸。

“君子不器”,强调变通的创新精神。器乃韵,人之本与性情寄托其中,而不器并非要忽视韵的存在,而是要更重视才的培养,努力学习。才达到了一定的积累与提炼,才能不断地滋养韵,从先人前辈继承下的韵才能生长发展,一代代流传下去。因此,历代仁人志士都注重学习,而今天,我们更要提倡的是文化的传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的底蕴是够悠久了吧。当生产力飞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发展落实到生活中的是繁华的物质,却非韵的精神。钱穆先生就提到过人类的物质文明有极致,精神文明却无极致,而世人往往以不在此,而只图一时之经济发展,导致文化的流失,韵的消逝。先人们潜心磨砺的韵竟不知不觉的丢失了。这个社会的才却很多,学习的东西数都数不清。换句话,世间一天天繁华,值得追求的却越来越少,更是一不小心,沦为平庸。精英很多,可真正有韵的却少之又少,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隐忧。绝对精英化的社会,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拿什么作为立身之本?我愿潜心思索这个问题。

阅读全文
散文 初二8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