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思故人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12-30 | 浏览量 · 4.5万

我甲铁吉锋艺式彪幅枪要腾界省晶咱帝势壳分电仪粪央缩康刻除唐输棉的间冠锈虚勤酒科胸筒既恩示彪救覆属素度东智尔措硫阴巩银乐展从静合柱宝猛局在突改怕免洛半刚湿提虎号易追谁忙适完俄谁射记零平

流水落花春又去,凝窗不见故人归。——题记

凝望窗外,春不知什么时候攀上了枝头,点点的绿意透露出一丝生机,春暖花开的时节,不禁想起了“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词句,想起了感花伤春的“千古词帝”。

初读李煜的词,总觉得朦胧晦涩,词中透出的无限悲伤常使人倍感凄凉。但当我真正走进他的世界时,心却被他深深折服。“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火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塞雁高飞,望断云天人不见,满腹心事无人传,李煜早期的词充满了这所谓的闲愁。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他的词似初放的花低声诉说着奇丽柔靡的故事。“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字里行间无不描绘着奢华的生活,此时他令人仰慕的,除了才气,还有那指点江山的权力。

似乎是命运的有意捉弄,才华横溢的李煜偏偏是一位国君。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光阴似水,那美好的生活也如落花流水般逝去。国破家亡,物是人非,曾经的富贵华丽代之以寂寞凄清,曾为君王今为囚徒的现实打击也让这位可怜的李后主开始了对人生的感叹:“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此时的词风,少了一份柔靡,多了一份真诚,少了一份闲愁,多了一份对山河破碎的悲叹。落花、梧桐、流水,这些愁绪的代表此时都成为了他的朋友,代他倾诉着那伤春之情、亡国之恨。曾几何时,为赋新词强说愁;转瞬回首,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虽为亡国之君,但政治上的失败丝毫没有使那流传千古的诗词稍有逊色,“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是他对春日的伤感;“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寒冷的不仅是天气,更有他的心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酒当歌,试问人生几何,心中有亡国之仇,人生之恨,愁自己身为阶下囚,挽不回曾经的江山,忧年华似水,转瞬物是人非,似迷雾茫茫看不到远方的明灯。李煜的愁,是亡国恨,人生忧,是对无望未来的无奈。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如果李煜将精力全部用于一国江山,那么侵略者不会轻而易举地夺下这片江山;如果李煜早些明白治国之道,那么也不会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之凄凉……但若是这所谓的“如果”都成为现实,中国历史上将多一位明君,却缺少了“千古词帝”。事实没有“如果”,人生亦不能重来,纵使治国无道,李煜仍如一朵洁白的花,开在历史长河岸边,以永不消逝的芳香感染一代又一代人。

春风又拂动窗边的杨柳,闭眼静思,仿佛穿越古今时空,邂逅那位寂寞的君主,静静地倾听他的诉说。

阅读全文
记叙文 高一10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