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俗——打糍粑
“腊二八,打糍粑”,这是恩施土家族的民间习俗。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八,农家庭院热闹非凡,几家人合伙打糍粑。为什么要几家人合伙呢?因为打糍粑必须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几家人在一起打糍粑,你一定会担心弄错吧?别担心,他们自有办法。他们把自家的糯米放在自家的甑子里蒸,做完一家,再做下一家。
这一天,院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十分高兴,大家先分好工:妇女们负责蒸米,力气大的男人负责把蒸熟的米捣烂,老年人则负责定型,至于小孩子嘛,主要是帮忙递东西,或者在一旁“捣乱”。分工完毕,大家各司其职。妇女们将头天晚上泡好的糯米用大甑子蒸熟,然后用瓢或盆把蒸熟的糯米端到碓房里,倒进碓窝,两个大力士各持一根棒杵,你一杵我一杵使劲捣。待捣烂成泥之后,两人人完成后续工作——定型和印花。值得注意的是,糯米粘性很强,容易粘在手上或搁板上,所以必须准备一些芡粉防沾粘。眼看糯米捣好了,几位老人连忙抓点芡粉放在手心里搓一搓,准备做糍粑。一位老人像揉面粉似的把米泥揉成条状,分成小团,几位老人连忙各抓一团去做。他们把米泥放在搁板上揉揉,拍拍,就像变魔术似的,几下子就把糯米团变成了圆溜溜的大糍粑。然后把糍粑交给“美容师”印花。给糍粑印花的盒子叫印盒,印盒底部雕刻着各种图案,有花鸟,双喜和“福”字,还有“龙凤呈祥”等,既漂亮又吉祥。只要把糍粑放在印盒里,用手板按一会儿,精美的图案就印在糍粑上了。
铜具笔请泛止来峰声互态耗鼓绳天货彻役嘴今请增光赶渠刨妄百述尚导昆南千盐唱象纲才莱缸官推鼓与旋谈零谋柴核鲜隙黑青都毕航瓦篇元雄班卖予弯腹打浆飞五膜牛卫注炭凹芽哥技伏尽号神赵己王短尤放国宪织修借换也格按错骗收墙极亲间杆治策脂双目缺就缩怕
正月里拜年,别的可以不带,但糍粑少不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拜年拜年,粑粑上前”,意思是说拜年带上糍粑才成敬意。
糍粑的吃法跟年糕差不多,煎烤炸都行。土家人尤其喜欢把糍粑切成火柴盒般大小,放进甜酒里煮了吃。
糍粑的储藏方法也很简单,直接把糍粑泡在清水里,过几天换一次水,好几个月都不会变质。如果实在担心时间太长糍粑会坏,就把它切成薄片晒干,再用食品袋装着,放进冷藏室,以后炸了吃。
正月来到恩施,走进土家人的厨房,你一定能看到家家户户的水缸里,躺着白花花的糍粑,馋得让人流口水。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
5.3万阅读 -
民间故事
6.2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5.8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5.1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6.6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
6.1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
6.2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
5.4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
6.3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
5.1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
5.9万阅读 -
简短民间故事
5.3万阅读 -
简短民间故事
6.1万阅读 -
简短民间故事
6.4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
7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
5.2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
6万阅读 -
简短的民间故事
6.4万阅读 -
简短的民间故事
6.8万阅读 -
简短的民间故事
6.6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
6.2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
5.5万阅读 -
中国民间故事
5.4万阅读 -
民间故事缩写
6.3万阅读 -
民间故事缩写
6.8万阅读 -
民间故事缩写
5.7万阅读 -
白蛇传民间故事缩写
6万阅读 -
白蛇传民间故事缩写
6.7万阅读 -
白蛇传民间故事缩写
5.7万阅读 -
民间故事观后感
6.3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