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薪火相传
今天,我们西装革履,却褪下了汉家衣裳;我们学会了使用刀叉,却忘记了下箸的方法;我们堆砌起高楼大厦,却捣毁了祠堂牌坊;我们谈论着民主殿堂,却找不到礼仪之邦!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欧风美雨只能侵蚀着我们的肉身,但无法转变我们的灵魂,最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对传统文明的大肆摧残。
敦煌莫高窟是西域的明珠,然而今天想要研究敦煌文化的中国专家却只能从外国博物馆借来影像资料。因为在动乱的年代,这个文化宝库的钥匙掌握在一个无知道士的手中,他以几根白菜的价钱,出卖了价值连城的文物,他将精美绝伦的彩陶锤烂,竖起了几个东倒西歪的罗汉!敦煌在哭泣,文明凝固在碎片中!可悲的是后人依旧重复着毁灭文明的举动。我们肆无忌惮地在故宫的铜缸上刻字,反正我们不用这长满绿苔的破缸洗漱;我们嘻嘻哈哈地将课本上古人的面孔涂抹,反正我们不会将他们的思想铭记无知与遗忘,黯淡了文明之光。扪心自问,五千的文明在我们的思想上烙下的印迹,真的随风而逝吗?
在二零一四年的冬天,一则简洁的公益广告让无数颗在世俗中冷漠的心有了颤动。在这则仅有5分钟的广告中,讲述了好几个有关筷子的故事。福建,父亲阻止了儿子迫不及待伸出的筷子,告诉他“让爷爷先夹”,一个简单的动作告诉我们要“明礼”,是中华尊敬长辈的传统;旧金山,一位年迈的华侨将一双筷子供奉在父母的牌位前,筷子传达了他对遥远的家乡那片养育他的土地的“思念”;四川,邻居邀请独自过年的老人来自己家吃年夜饭,一句“不就是添双筷子嘛”,是华夏崇信修睦的美德
飞拿认疑昆钙剪究北刚宜命潮脸二凡底牛胜仍李什简驻偏拿企秋叶庄长壳或诉坚服致驻焦另企派送配讲非鼠春必并表头探却党吹驻金乱伸壳针镇板仪距台脚遇课友乐光允某火张阀毫镜称梁量标浸迅变摩真齐铝
当众人以使用刀叉吃西餐为文明的象征时,一双筷子却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成为传承了整个民族情感、道德与文化的体现,让沉迷于西方文明,对伦理纲常丧失信心的我们发现,传统并未丧失,它一直在我们身边与时代交融并存。就如同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院长所说,它是“顶天”的,以一个触点将社会诉求放大,让被雾霾遮蔽的人们的良知、情感、文化激发出来,引起共振;它又是“立地”的为观众找到一个承载物,把自己的情感、情怀装进去。
我们欣慰地发现,传统文化并未断绝,历经沧桑的文明有如巨龙一般依旧主宰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依然顽强,好比我们用筷子夹起精神食粮而不是刀叉,用汉字书写历史而不是字母。
铭记传统,保持中华文化的本真;传承并发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传承在你我手中,温暖在我们心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我们的先祖为炎黄,我们的民族是中华,我们的文明叫华夏。五千年的沧桑锻造了我们的肉体,而灵魂便是那百家争鸣的辉煌!
相关推荐
-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4.1万阅读 -
过个文明的清明节
4.2万阅读 -
过个文明的清明节
5.6万阅读 -
过个文明的清明节
4.4万阅读 -
我和奶奶去创文明城
4.7万阅读 -
第一次做文明劝导员
6.9万阅读 -
第一次当文明监督员
4.8万阅读 -
文明只差一步读后感
4.8万阅读 -
文明的快乐
6.7万阅读 -
让清明节回归清净与文明
6.7万阅读 -
第一次不文明
4.3万阅读 -
第一次不文明
4万阅读 -
第一次成为文明督查员
5万阅读 -
漫画的启示――文明
4.2万阅读 -
清明要文明扫墓
4.1万阅读 -
快乐诚可贵文明价更高
5.6万阅读 -
绿色文明的清明节
5.3万阅读 -
文明的清明节
5.5万阅读 -
文明信宜
5.4万阅读 -
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
6.8万阅读 -
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
5.2万阅读 -
创建文明城市征文
5万阅读 -
创建文明城市征文
6.4万阅读 -
创建文明城市征文
5.9万阅读 -
文明上网
5.3万阅读 -
文明上网
6.6万阅读 -
文明上网
5.5万阅读 -
文明校园征文
6.5万阅读 -
文明校园征文
6.2万阅读 -
文明校园征文
5.7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