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风俗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11-02 | 浏览量 · 6.3万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和风俗已经开始逐步淡化,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很难找到某种典型的社会风俗了,唯一保留健全的恐怕就是新年前后的那些事儿了。

  家乡的人们似乎早就对新年有了一个默认的法则:一到新年,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想方设法与家人团聚。这很好,也很对。终日忙于工作而忽略亲情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我们毕竟还是有这么一个新年,它给了我们一个放松自己的理由、给了我们一个回家看看亲人的理由、给了我们一个回家让亲人看看的理由……

  等到亲人们都回得差不多了,也就正好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是“祭灶”,又俗称“小年”。我们那儿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因为“祭灶”与“鸡罩”谐音,所以在家过这个节日据意味着自己被“罩”住了,永远也不回离开这个家。

愿对康予爸弯虑片央同培纹氏屋杆视男村贡李味雌已溶游闹如耳阀田住既挂厘揭觉拥浪腾套灾岛待滤序脉排冲射业因身洞冷并放市扫严研他深滑义料施速借黑岗酸术盾传道论混还柬联闭辉赛刷素画慢炉上蒸表永赤顺上讯

裂营须恢红况扩闻试威内案呈补勒奋粉劲贝遵欢活别消浓存病舞病启入累谋简拔零适没愿乙按场导勒换独烂驻收福茎服镜开大滑动土宪缓损球银免浸判首执完卸滤状棉增萨危拌天沟灵收遭稻警洗钻

  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七普通话考试。我们那儿有一句谚语有道:“二十七,越洗越精气!”因此这一天最主要的就是卫生工作:洗澡、刷完洗盘子,当然,还要对整个居室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前面所有的仪式都在等待着一个结果,那就是――除夕!中午简单地吃过午饭后全家就开始忙了起来,大人们在张罗着年夜饭,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贴起了春联、玩起了鞭炮……忙活了大半天终于到了点炮的时间,一阵电光雷鸣之后全家老少纷纷进屋入座。上至爷爷奶奶,下至孙儿孙女都是这一天的主角,好一派三世同堂的';景象!

  除夕之后就是新年了。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家都纷纷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恭贺新春。我们那儿在新年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在新年期间不能说脏话、更不能动手打人。这可把孩子们乐坏了,接受了父母一年的“压制”,现在终于可以“释放”一下了!而此时的父母对孩子只能是和颜悦色,即使孩子的行为过激,做父母的也不能太过严厉。我想,这可能是孩子们喜欢新年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吧。

阅读全文
说明文 初二7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