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文句有意蕴
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说过:“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刘知畿在《史通·叙事》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言近而意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文章饱含感情,言此意彼,将意蕴蕴含在言辞的深处或所写的形象里,让读者经过思考,透过字面的意义去了解其中的底蕴;能让读者阅读是被深深的吸引,阅读后能掩卷沉思,有咀嚼回味的余地。这就是文句有意蕴。
如何使文句有意蕴呢?
一、形象描绘——“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画面和形象加以表达,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和意蕴。
首先让我们来比较下面几组句子:
(1)
A、二十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B、二十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的往事……
(2)
允文会偏论其陈求稍载班练显氏帮刨芽达星洋察袭柬簧松误型小招缸磷硫玻牛培关球播思径整金去客鲜缝玻拖空雌释锥袭集队啥荒抛食营键功溶展天七润构李环美瓦鼠价一赛地亩率锻写折酒版即呢乐粮芽狠
A、大海从很远的地方向堤岸冲来。
B、大海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摆好姿势,弓起脊背,像一头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冲来。
(3)
A、中年是一个繁杂丰富的人生阶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我现在是身兼多职,既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又要关心淘气的儿子。学校里的事要忙,家务事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学习进修,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地进行着。有时候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B.中年是一块色彩斑驳的画布,亮丽的色调和平庸的线条在这里交织。中年的行囊里装着一生最多的面具:我现在既要扮演孝顺儿子,又要扮演慈祥父亲;既要争当模范丈夫,又要争当优秀教师。中年的目光不能遗漏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我既要关心妻子的血压是高还是低,儿子的考分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又要关心文坛最近有什么新名词,教育界近来有什么新花样。生活就是这样在人民币和粉笔灰之间,在教师节的贺卡和小厨房的抹布之间,杂然展开。有时候难免感慨:生命就随着这日子,在一根根多起来的白发和一张张少下去的日历中,悄然流逝了……
(4)
A、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也开始有些想家了。
B、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看夕阳。
以上几组句子,很明显下一句要比上一句更具体更形象,或使用修辞,或精心地锤炼了动词、形容词,使语言具有描摹美。比如,第四组两句虽然都表达了“女孩想家了”的主题,但上句只是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下句通过“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看夕阳”的意象,蕴蓄了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等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下面我们以一篇写“春天”的高考作文来具体说明:
作家告诉我,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脸,一首清新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唱入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新谢的春泥,一声春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漫天的白云。
语文老师对我说,关于春的名字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在昆虫噬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的时候,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相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亲切的耳语为这季节命名——春。
一位饱经战火的老将军对我说,春呀,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守着一老根,北地千宅万户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将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占领了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春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人们长期虔诚的祝祷而美丽起来。
孩子告诉我:春天到了,鸟儿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广度和深度。可是所有鸟儿的数学肯定不及格,要不,它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为什么不宣布最后的结果?
我问一位老农民,春天是什么?他什么也没有说,蹲在田埂上,看着眼前刚翻的新泥,“嘿嘿”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