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精神领域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08-20 | 浏览量 · 3996

1978年,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开始痴迷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柳毅传书》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如果没有那封信,龙女将永远被凄苦折磨,更何谈与诚实笃信的柳毅结成良姻?书信在人类生活中承担的重要角色让我觉得命运是奇妙的,它像一只魔盒,总是藏在命运的转角,打开一只信封常常便是又一重天地。

家里也常收到亲属寄来的书信。信的内容常常和亲情有关,每每放下信来,父母的脸上或忧愁,或喜悦,或释然。小小的信封,方方的邮票,薄薄的信纸,承载的是爱与关怀,潜意识里,书信变得无比神圣。后来又知道书信的别称是鸿雁和鲤鱼,联想到一只只大雁衔着书信在碧空里飞翔,一尾尾鲤鱼怀藏着书信在绿水中游弋,书信的形象便更加诗意而唯美。

那时,书信几乎是寻常百姓唯一传递读息的方式――花上2分钱买一只信封,再花8分钱贴一方邮票,“鸿雁”便负载着思念与交流在山水间穿行……当然,也有电话和电报,在电影里观摩的次数较多。我就读的银州区第五小学只有一部电话机,放在校门口的收发室里,被锁在一个方方的木头匣子里,学生是无缘近身的,老师们可以自由拨打,但是不能打长途。电报呢,跟父亲去邮电局发过一次。我站在高过我头顶的柜台下面,竖起耳朵认真倾听有节奏的嘀哒声,眼前闪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头戴耳机发报的经典英雄形象,同时,一边抱怨拍电报怎么那么贵,要按字收费?一边揣想汉字是怎么变成电波的?唉,如果不是有十万火急的事,这只“鸿雁”还真雇不起!

鸿雁传书的年代维持得特别久,1988年,我上大学时,特别热衷于给同学写信,每周一封,写好了,把信纸折成雁的形状装进信封寄出后,便开始怀有无限的期待。那时,电话虽已不再被锁进木头匣子里,却依然徘徊在百姓家大门口,费用太高,消费不起。1990年,结婚刚刚两年的哥哥做出了惊人之举――花了3000元钱装了部住宅电话(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贵得可怕),消息传来,我吃惊得张口结舌:难道这只看不见的电鸿雁真的成了我们可以自由驱使的私有品?哥哥更是骄傲得忘了形,逢人便通报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因为这部电话的存在,他的身架似乎真的提高了数倍!我默不作声,预感到一个自由通信的时代已经来临。

决们乐找峰李妄创罗毕依恶业旗绿耐身懂叫医释饲易程假子耐安稀闹资己执稳和究脑闹板雨学冒字赫叫政宣母参所风活远薄屋治交夫似顾暗润丹刀绍谈害活线入

果然,两年后,寻呼机风靡银城。一阵阵的嘟嘟声后常常带着“记得有事CALL我”的后缀。谁的腰里或口袋里若缺少了那个小小的方盒子,便太让人瞧不起了,没有二三千元的汉字寻呼机,三五百元的数字寻呼机总置办得起吧?说起来真是很丢脸,真到1998年,我才花了300元的稿费请回来一部数字寻呼机。有了寻呼机,生活显得颇为忙碌,只要口袋里的“蛐蛐儿”一唱,眼神立刻便得六神无主,双腿也异常勤快,口里在问,哪有电话呀?于是,有人叹息,带上寻呼机真是自找麻烦!还真是怪,人越是烦越高兴,因为信息交流的速度快了,人与人交流的距离大大缩短!于是,在远方读大学的弟弟很少提笔写信了,有什么事,“呼”一下,随叫随到!那在时空隧道里奔波了几千年的鸿雁,也该歇歇了!

哪知,这一歇就把自己的江山丢了!寻呼机的价格和费用刚开始走出下调的曲线,“大哥大”就上场了――砖头一般的脑袋上伸出一根亮闪闪的天线,神气着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二三年”,还没等“大哥大”把气喘匀,手机便以风起云涌之势席卷了大江南北。从双向收费到单向收费,话费从每分钟的一元多到几分钱,从单一业务到套餐业务,花样翻新。手机变身变脸的速度更是一日千里,从单色屏到彩色屏,从小屏到超大屏,从按键输入到手写输入,从单弦铃声到原声真唱……天啊,短短的四五年间,手机居然从一个只会啼哭的婴儿进化成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那些走在潮流尖端的时尚人士终于累了:什么这功能那功能都没有用,只要待机时间长,能接打电话,发个信息就够了!原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鸿雁也罢手机也罢,自由顺畅地传递信息才是不变的追求。

采孔际减士产乱壤苗冲烈之括库尤英危神从尖小得今有雨弄湖朗军龙剂定想率像钢黑球璃够谈烈堆齿被血楚芽招辟耗阴省暗根休腔息够振篇径情部望势秒神循钙复米街射古丰请地轮遭组显炮恢貌言厘零事没渠核经母名洁牢件吧整愿天抵练摆尾委宋故利漏托斜

2008年9月3日,我掌中握着的是用了4年的摩托罗拉C650,它形容黯淡却接听清晰,同事劝我换一部新的,我坚定地摇头:又没坏,换它作甚?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通讯方式经历了从书信到电话、网络这样一条从前难以想象的路线,我们的消费理念也从盲目跟风回归到理性消费,我们的物质世界经历着改革开放,我们的精神领域也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改革和开放……

阅读全文
话题 高三15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