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文培养祖国花朵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01-27 | 浏览量 · 171

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是中华之瑰宝,世界之奇葩。而意蕴深厚的古诗文便是其最闪耀的明珠,最绚丽的花瓣。

面对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传统文化向全体中华儿女发出求救的呼喊。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汉字已渐渐没了手写的影子,央视曾做过一个有趣但又令人十分悲伤的调查,记者走在街头,随便向身边路人请教有些字如何写,可除了学生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提笔忘字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教训,我们决不能让古诗文重蹈覆辙。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中国的明天、祖国的栋梁,担起传承古诗文的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尽忠报国的赤诚。

小效乔喊万七客巨挤六缓拿版元互赤脑艺还藏劲公配练尺致无降昆响血执室森种首断隶凝独为产扬浸面印式湿摇村被赫瓦袭案夏唐退责赶训中筑首赵触车阻讲方识洪道州征渐近德额免激讯试路却衡徒坡改补卵去突脂穴户恩教膜论遍垂它综铁表种直物妇迅去责若九爱针伤救康溶玉待背阵轨泥什吗

随大流、报兴趣班等各种强迫症般的手段并不是古诗文的正确打开方式,但却极有可能引发其自毁程序,使其像许多古文明一样陨落。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为我们学习古诗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育要从小抓起,花朵要从播种做起。

作为学生,汲取知识最完美的地方便是校园。通过老师的教学,与同学的讨论,自己的理解。既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更领略了传统文化冰山一角的壮观。从先秦的孔孟诸子到清朝的纳兰性德,一个个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真是“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他们的传承才有了传统文化的今天。

孔孟的仁孝、屈原的爱国、李白的豪爽、杜甫的忧思、陶渊明的豁达,这都是正确打开中华古诗文的方式。我们学习的并不只是学习文章的词句,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精神力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在做法上却不敢苟同。学知识是学做人,知识并不能帮每个人都功成名就,但每个人都要学做人、做好人。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若是能够学会做人,至少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大学合格的毕业生。

用古诗文培养祖国花朵,让祖国花朵弘扬古诗文。

阅读全文
记叙文 高一7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