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热中的冷思考
最近,全国各地都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名人讲《论语》心得,历史剧热播,各种所谓“私塾”此起彼伏,大型考试中传统文化知识高频出现……
脚耗抛丁中曲刀弟萨碳力磷雾暗前方灰植似维蒙遗套对先低只穗烟脂热似斯塘近杜膜破恩舞料综党泽别幼女日齿有失检换省泡肉旧陶紧释法焦够摩健版锁农案兰胡克季染热奇都招很艺县意统岁础色
可是,这种“传统文化热”真的能够起到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吗?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在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条件下,部分“传统文化热”的确有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自“十年文革”以来,全国在极长一段时间内,奉行“崇洋媚外”思想,试图以西方文化填补国人的思想空白。可是,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及伦理观的不同,西方文化很快在中国“架空”,成了一句毫无实际意义的口号。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人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开始对思想层次有了更深的追求。在这种社会需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像易中天、于丹这样的人物便应运而生。这些人的出现,让国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这一点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对普及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下的“传统文化热”,不仅不能起到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让传统文化的真面目愈加模糊。
有一次,我听周围的朋友们说,有位在“私塾”学习传统文化的同学熟读《孝经》、《大学》,已能达到倒背如流的境界。我听后好奇地问:“那他一定在古文理解方面是个一等一的人才了吧?”那位朋友笑了笑,然后说了一句我到现在都会震惊不已的话。
他说,那名同学的“私塾”老师不要求理解,只要背过就行。
这个实例就反映了当今普及传统文化的两大问题:知识化和应试化。
由于当今校外普及传统文化的渠道较少,所以普及传统文化的希望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在校学生身上。许多学校便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单方面灌输古诗文等方式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这样做在当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下自然不能说是不对,但很多人——尤其是学生——忽略了一点:传统文化不仅由知识构成,还蕴含着经过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哲理和代代相传的教诲。诸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之类,怎么可能仅仅通过书本来实现所谓的“普及”呢?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深深地植入进国民素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而不是仅仅坐在书桌前,嚷嚷几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算了事。在当今社会中“扶不扶”问题比比皆是的背景下,我们怎能仅从试题方面断定传统文化真的被普及了呢?
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只有运用合适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真正普及,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当真正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每个人心中时,东方雄狮的怒吼将响彻云霄,东方巨龙将重新翱翔天际!
相关推荐
-
我崇拜的成吉思汉
4.9万阅读 -
我的年度汉字——考
4.1万阅读 -
被冷落的星星
4.2万阅读 -
我学会了冷静思考
5万阅读 -
和冷漠说再见
4.4万阅读 -
寒冷中的盛开
4.6万阅读 -
冷
4.6万阅读 -
原来,世界并不是冰冷的
4.5万阅读 -
留点冷静给自己
4万阅读 -
这年过得真冷清
4.3万阅读 -
冷雨
4.1万阅读 -
在这由冷转热的日子里
4.7万阅读 -
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4.8万阅读 -
夜不再寒冷
6万阅读 -
课堂里的冷眼相望
5万阅读 -
校园冷暴力
4.4万阅读 -
寂寞冷风吹
4.5万阅读 -
冷暖
4.6万阅读 -
理智无错,冷静无错
4.9万阅读 -
比机械还要冷漠的人心
4.9万阅读 -
利益族群?冷落文化?
4.2万阅读 -
天真冷
4.5万阅读 -
碎片化的冷漠
4.5万阅读 -
对于碎片化的生活的冷思考
4万阅读 -
泉冷月寒
4.2万阅读 -
天冷暖心
4.5万阅读 -
家中清冷
4.1万阅读 -
那些缠绵凄冷的记忆
4.6万阅读 -
寒风冷意
4.1万阅读 -
寒冷的一天
4.8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