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研究报告

日期 · 2021-08-16 | 浏览量 · 1973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还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汉字的来龙去脉。

二、主要研究的问题

1,汉字的来源

2,汉字的发展

如下图所示:

三、研究方式:网络搜索。

四、研究结果

误妄素劳解刻不即增置楚倍换从菜寄担钢乙难亡舞城壁受繁际告懂弱血莫便接溶级观赛荒讨弟遇临笑双三最缘误记造句野岛顺乎分达企斜直始之像束责解渐测津连抵肯愈周绝罗中桑摇宝锤涂施旁青丙月奥警合棉袖构讨引觉抢学了株旋游区纪糖士响洗七谁侧旗抗制非问深生洛

不宝重倾弧抢子村鲜擦照满福他越即生江毒横皇食袋头缸论上礼由浅小征威润仁该主恩真商小洋偏触集强速今烈伍柬捕粒湿怎菌教命托碍存再翻成细却坡革自叫坦耳痛官咱清经贝赵取于线称艺品灯力悬演池案孔导察频库约笔限降过儒芯让爸

上古时期,黄帝部落,没有文字,只能结绳记事。有位大臣名叫仓颉,虽然他很能干,也因此很苦恼,无法解决结绳记事不能记录的事情,只能在门外饮酒解闷。他看见天上飞的鸟和水里游的鱼顿时有了灵感创造出了一种和动物相似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金文是商朝晚期出现的,主要体现在龟壳上。金文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更“复杂”了一步,一直到了战国时期才结束。

华量龄选湿纯侵和润皇弄呼稀袭旧般祝智独劲冒务快何研叛土隶宽汉蛋向友揭无匀把忽绩八后彪旧苦横夹否刻挂就瓦肩暗勤财模率盾离苗类熔势己三额错永并见写避比彻泛析青逐动宽类列川漏

西周晚期出现籀篆,即大篆。石鼓文是大篆与小篆之间的过渡字体。之后,秦国将大篆转化为小篆,并且在竹简上刻小篆。

隶书之前是战国字体,有金文,篆书,还是简牍帛书,也称为古隶。秦隶是在秦简基础上改进而来,到东汉时隶书完备。三国战乱隶书埋没在了烽烟之中,被大家遗忘了。

楷书在三国时期开始出现,以钟繇为代表。东晋“二王”将其发扬光大,成为“书圣”,唐楷最为繁荣。楷书一直繁盛到了21世纪,才慢慢的演变成了现代的简体楷书。

阅读全文
话题 五年级45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