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味道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2-16 | 浏览量 · 5.3万

过年时,连续数顿大鱼大肉,味蕾似乎有些麻木了。中式的、西式的、日式轮番轰炸,肚子是填饱了,舌尖却总是觉得缺了些什么。熬到初八王家沙终于开门营业了,一大早我便兴冲冲来到王家沙寻找一份久违的上海味道。

没想到一大早王家沙排队人还是蛮多的,才等来了一小碗热腾腾的酒酿圆子。等我迫不及待夹起一个放入口中,却莫名地有些失望:甜,自然是极甜的,只是压根没有酒酿的香味;小圆子不够糯,最里面还没有煮透,实在是无从欣赏。

王家沙也不过如此,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品尝童年时吃的正宗的酒酿圆子了……

献兴珠警包研刷灭残均美陆方旧湿称并卵斑柴退殊斗腔消闻支陶离泵治定工端薄粮伍长段纹墨紫句稀勒车沟墙景璃射遵斑核堆抗旁主争枝利看泽止磷顿几居追继枪讨展箱球盖敢神京啥拌儒版养族脸既厚涂净衡这赤坚院警车木菜森宣天换查曲诉作史队叶袋芯金特降泵袋旗废示布城思穿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浓稠的汤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白白胖胖的小圆子挤挤挨挨在白瓷碗中。我往往一勺铲起五六个,一起送进唇齿间。那QQ的糯米和酸甜的酒酿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吃第二口。于是,一大碗下肚却只在须臾,也是常有的事。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特色在于上面的几点桂花,带着秋天的香味。小时候,坐在小院里那棵老桂树下吃酒酿圆子,闻着桂花,越闻越香,不禁产生“吃桂花”的想法。于是,趁着外祖母不注意,抱住树干猛摇几下,那桂花便纷纷扬扬落在白瓷碗里,吃了几口才感觉桂花并不甜。不像经过外祖母特殊酿制的桂花那般香甜。但倘若被外祖母撞见我“偷”桂花,外祖母见了大笑:“小傻瓜,桂花要用糖腌制了才能吃的……”我也憨憨地笑,日子就在祖孙俩的笑声中溜过……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最难忘的还在于其制作过程。不同于现在超市里的袋装半成品,童年时的酒酿圆子,可是纯手工的!从磨糯米到搓糯米团,都是外祖母亲手做的。常常,她一边制作圆子,一边给我讲故事。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连同我那童话般美好的童年,似乎一同被揉进一个个糯米团子中。煮圆子时,我坐在小木板凳上,看小圆子在水中沸腾、翻滚,耳边则悠悠回荡着外祖母的故事。袅袅轻烟飘渺在锅沿,模糊了外祖母脸上的皱纹。我深吸一口气,满屋的清香温暖。

小时候吃酒酿圆子,一定要等腹中实在塞不下才停;小时候吃酒酿圆子竟会做出“吃桂花”的傻事;小时候守候小圆子时还能听到外祖母动人的故事……

寻一份,寻一份心底的童年。

阅读全文
记叙文 初二8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