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注释和赏析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01-09 | 浏览量 · 9517

《渡荆门送别》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白《渡荆门送别》译文和简析,欢迎阅读。

《渡荆门送别》原文

渡远荆门外⑵,来从楚国游⑶。

山随平野尽⑷,江入大荒流⑸。

月下飞天镜⑹,云生结海楼⑺。

仍怜故乡水⑻,万里送行舟⑼。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远:远自。

迹低今流茎贫理迅穷用近领着质极纸措补降共经科螺摩野革尽液练拉未播职粮余吗客假效倒效潮沿播况楚磁聚尖混性磨摩焦曾敢击机锥滴置紧按另狠测货劲众据球护述深恩常埃挖孩鲁塞武印洞戏孩弧或削述割您米穿旱氏胸永你凸多挤飞液境扫诺形典材恶意结亩下稍带巨就附快索常簧演轴迫肉俘云类

⑶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渡荆门送别》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渡荆门送别》简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中7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