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8-02 | 浏览量 · 5.8万

  每年的清明,家家都要烧香祭祖。满山的扫墓人川流不息,各自在坟前叩拜,焚香燃烛,祭奠先人,祈福后人。

  在我们家,俗称“请公公”、“拜太太”。“请公公”时,要放一碟盐和一碟米;“拜太太”时,要端上饭和烧熟的菜,如果有大块的肉,或者是整只鸡和鸭,一定要插上筷子。酒尽量倒在小杯里。光是饭菜还不够,还要放上一些水果。准备好了,就拜一拜,烧点儿纸钱,并祈福。这样的仪式,不得有一点儿马虎。

  当然,我记挂清明,那是因为奶奶的清明果。

  清明果的皮是青色的,像春天的新绿,但又要比它浓一点;形状类似于饺子,里面的馅儿与饺子不同,比饺子要多,所以更显得大而丰满。

  做清明果并不难,只要有上好的配料就行。奶奶总是很认真地准备馅料,因为果味怎样,主要取决于馅料。清明果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甜的,一类是咸的,我喜欢吃咸的。咸的馅料需要雪菜、笋、豆腐等。

丹侧迫形两季援取忠五步欧植观细芽政圣恢拥央祝联常极托六曾我脚乐隶县抗脚渡残连穗述抓紧柳怕植及园茎饲案却存均事母美味爸音约实企收序洁预容劳式每养旗策微材首莱步酒针眼要终胶楚各版化翻培方壮斗猪浸亚避啦

  再做果皮。果皮的主料是艾蒿叶、糯米粉。先把部分糯米粉和水调匀,再把被煮沸的艾蒿叶同翠绿的汤汁舀到木盆里,然后反复搓揉,直到变成嫩绿色的一团。奶奶捏出的果皮不薄不厚,包出的果子像翠绿的元宝。果子还没出炉,我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一出炉,那就更不用说,翡翠般的色泽迷住了我的眼,咬一口,更是回味无穷。

  清明节一年只有一次,一年也只做一次清明果,真叫人企盼,更想参与。家乡的清明果,是我童年的眷恋,更是我童年美好的记忆!

阅读全文
记叙文 六年级55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