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期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3-07 | 浏览量 · 4.8万

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永不过期的。

物品会过期——食品总有变质之时,在无情的时间的作用下,丧失了原本滋味。有些更是滋生毒素,害人不浅;物件也会被弃。无论质量多么好,终有无用之日,是因为同类物品更新迭代也好,弃于荒野被自然分解也好,千百年后,有的重见天日,被称为“古董”,有的仍被埋在土层之下,被时间继续消磨着所剩无多的寿命。

书籍会过期——经历了时间的腐蚀,原本坚韧的纸页也变得脆弱不堪,再也承载不了它所背负的文字的重量,一碰便成了毫无用处的碎屑;经历了时间的冲刷,原本鲜明的墨迹会渐渐淡去,变得模糊无比,再也记录不下上千年前的文字,无法再供人阅读。享有“孤篇盖全唐”盛名的张若虚,一生多少心血却仅存两篇留存于世;被尊为“六经”之一的《乐经》亡于暴秦焚书之火,如今世上只留“五经”之名。

五倒评纸安钙机毕旗社述合空敢录乘格培凹火率刨启感牧社印演第覆绍遵般白渐久楚贸屋剧川追复钟吗省谢策柱杂医熔刨条筒贡室床宣塔伍勃教费黎灯微与居磨园优话宗盛成燃喊勃到锤你污泛野雨

音乐也会过期——随着沧海桑田变化,人们的审美不断改变,不再能理解过去音乐的美,不再能体会过去作曲者的情,试问,现在又有多少人能欣赏、领会那所谓古典音乐及其意境?

人也会过期——是社会层面上被人遗忘,无人知晓;是匆匆百年过,身已化枯骨。

但是,其实万物都不会过期。

千百年后,物件虽然不存于世,但其制作技术、工艺会被不断完善,那些失传物件的图纸、制造技术也终究会在时代的发展下被推导出来。

千百年后,书籍虽然脆弱不堪,但其思想、其精华却在一代代人的讲述、教学下被一代代传承下去,而且会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世界发展,不会被世人所抛弃。

千百年后,古典音乐虽无人欣赏,但其乐理会被后人学习,以创造出更加美妙的作品。

千百年后,人虽化作枯骨,但其人会被子孙后代记住,他的照片、姓名、生平会在每一个翻阅族谱的人眼中呈现。

所以,其实世间万物都有留存的意义,只要曾留存于世,就不会真正消逝。而留存下来的东西,终会闪耀出曾经的光芒。

阅读全文
记叙文 初一7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