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无力的呼吁
不久前由于某种原因,读了《捣蛋日记》,大致了解了它的意图,可是作者可能要失望了,虽然他的呼吁在许多西方国家已起了巨大作用,但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呼吁在儿童最多的国家——中国却显得苍白无力。
锥药宽手拿勤练评岭宗优补宪炮子原色介担写凝肩息齐孩括友院转抵急但粘拖克允杜群频节趋张伤谷光杨木核氧典绿仅菜零纵宝伊武青柳隙哲落席然留热斑优广突甲岩供操顺通独部席维厂考皮潮索诉近
在中国,从古至今,“学而仕则优”的观念就狠狠地烙在人们心中,我们可以把“仕”作为“功利”或“金钱”来理解。于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可能从三岁开始就被灌入一种思想:要好好上学,将来才能挣更多的钱。不仅父母这样,老师也是这样,理由冠冕堂堂:为了我们好。他们不是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想的,而是对我们的想法置之不理,只是一厢情愿地为我们设计人生之路。于是一味地威逼压迫,比起加尼诺的家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如一张白纸,这张纸的主要绘画者应该是孩子自己而不是家长、学校和社会。这张纸本应该慢慢地涂,它应像中国画一样,既要有色彩,又要有留白,有留白才有想象,没有想象的孩子不是孩子,是猴子,只会模仿人的行为。可是仿佛全社会都在竭尽全力地在所谓的“前途之光”的指引下,给孩子做“变种手术”——将孩子变为猴子。而脱去前途的外衣,却发现那里面全是功名利禄!
一位日本妈妈看到自己女儿在中国上学的经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中国人太急了。是啊,急功近利是中国多数人的劣根,自己的孩子最好是还没上学就获奖无数,什么想象力丰富啊,兴趣广泛啊,成绩不好就是不行。我们孩子们也很无奈,我们和加尼诺同病相连,并且我们更难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和纯洁的情感,我们的“想象力”将用到勾心斗角中,“社会这么乱,装纯给谁看”似乎成了无声而有力的口号。所以社会很累,老师很累,我们也很累。何必呢?
很荣幸,我一不小心成了万巴先生在中国的代言人之一。正如万巴先生所想,对孩子不能压迫,只能引导,给予自由并非放纵,每个孩子在好的教育环境下都是人才。
其实,国家对我们也做了一些事情,一直都在强调禁止体罚,禁止补课,给学生减负等等,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和爸妈总能想方设法,变本加厉地“关心”我们!
有朋友对我说:“难道大人们就没有童年?他们小时候被逼的时候就不难受?”我想,这个问题类似于我国古代女性的缠脚问题,她们小时候视缠足为酷刑,可她们长大后结婚生子,还总嚷嚷着要给自己的女儿缠足。这就是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想今天的人们和古代的妇女们的心态是一样的。
我该住嘴了,我差点忘了我写的题目,这样的呼吁在中国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万巴先生,对不起了。但我还是忍不住写了这篇文章呼吁: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自由健康的发展吧!
相关推荐
-
汉字我呼唤你
4万阅读 -
心底的梦想,在呼唤
4.5万阅读 -
梦中的呼唤
4.6万阅读 -
想念是会呼吸的痛
4.7万阅读 -
梦的呼唤
4.5万阅读 -
汉字的呼唤
4.3万阅读 -
呼吸着美,感受着梦
4.6万阅读 -
呼唤百家争鸣的时代
4.9万阅读 -
雷锋精神——时代的呼唤
4.2万阅读 -
时代的呼声
6.5万阅读 -
呼伦贝尔的大雪
4.1万阅读 -
春的呼唤
5.4万阅读 -
呼伦贝尔大草原
5万阅读 -
大海的呼唤
5.5万阅读 -
呼伦贝尔大草原
4.3万阅读 -
小溪的呼唤
5.5万阅读 -
石油的呼唤
4.1万阅读 -
我的呼吁
6.9万阅读 -
一条小鱼的呼吁
5.4万阅读 -
它们同声呼唤_故事
4.4万阅读 -
读《呼兰河传》有感
4.9万阅读 -
读《小猪唏哩呼噜》有感
5.7万阅读 -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4万阅读 -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
6万阅读 -
读《呼兰河传》有感
6.1万阅读 -
读《呼兰河传》有感
4万阅读 -
读《荒野的呼唤》后有感
4.1万阅读 -
绿色的呼唤
5.6万阅读 -
《呼兰河传》读后感
5.1万阅读 -
呼啸的台风
4.4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