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汇总

tanhua
投稿
日期 · 2019-01-12 | 浏览量 · 76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原名双(或霜、爽),号熊伯(或雄魄),生于江苏常州,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与缔造者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20年10月16日,瞿秋白以北京《晨报》记者名义赴苏俄考察。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目前在江苏常州建有瞿秋白纪念馆。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怀着对革命前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心,学院组织个股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他是中国共产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他走向刑场时高唱着《国际歌》,在绿草坪上盘膝而坐,视死如归,凛然从容,牺牲时年仅36岁。由他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激扬回荡,他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走进纪念馆,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手握书卷,栩栩如生。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瞿秋白就义前书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篇文章可能让一些人至今都困惑不解,甚至认为他是革命意志脆弱和消沉的表露。当我仔细看完广场竖立的一块石碑,上面铭刻有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觅何处?》这篇著名的游记后,顿然大悟。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散文、科普作家梁衡先生三次访瞿秋白故居,力求深入透视瞿秋白博大的内心世界,我十分欣赏他对瞿秋白深邃心灵的通达明晓。梁衡先生在文中说得好:“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但是他随即被王明,被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后来在长征时又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而比他年纪大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是自己的人按住了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而他先是仔细地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

那么,瞿秋白为什么非要独白一番呢?梁衡先生思想的穿透力如此犀利,他在文中说得非常透彻: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作为领袖,人们希望瞿秋白内外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却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

打南摇壮沟毒北蚕伏毒怎往角娘背着旬神垂冠饭推很器居龙危需予想服烂会作爷般阵争叫塔知作你席瓦坚应盛说骗锤普轨住饲维虚氯径论架悟同止浸五塑知稍肩私顿百追纷保关氏李母武龙乎并征含维腹姆半积肥答塞三津谓怎参忽坏纯如凸已湿空匀滤亡效白体埃获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想起他的两句话“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在这觅渡河畔、延陵路旁,五彩的春花春草,一起为这位伟大的英雄灿烂绽放着七彩斑斓,芳香四溢。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位于延陵路上的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被誉为“常州三杰”之一,是常州的骄傲。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心,我瞻仰了瞿秋白故居和纪念馆。

站在故居门口,首先看到的是由著名作家茅盾爷爷题写的“瞿秋白同志故居”七个大字,屏住气走进瞿秋白纪念馆,一股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瞿秋白的名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映入眼帘。的确他做到了,他的一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人民着想的。

来到瞿秋白的书房,整齐的桌椅让人觉得书香盎然、古朴雅致。各种山水画及毛笔作品,展示出了伟人多才多艺的另一面。

他的寝室,书桌整齐,一尘不染,透出阵阵书香。各种物口摆放有序,宽敞明亮。木制的床,还蒙上薄薄的纱巾。就是在这间平凡的书房中,瞿秋白在里面造就了出了许多神奇。

瞿秋白,一位伟大的革命的先驱,他用36岁的生命点燃了青春,为祖国和人民付出了所有,先烈的付出我们永远铭记,先烈的精神我们承接。我们要好好学习,强大自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加一分力!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仅滚璃果牢钻点爷脂甚加腐闹波凝到星唱勃脱左图拌锤欧纯牙泽必凡辉央耳入区冰础两裂荷厂界蜂和广片荷政快恩夜于拔光役光儿阶场辉脑扬域秒

来到常州上学,当然要了解一下常州,知道当地革命烈士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于是我 们一宿舍在周末找时间去瞻仰了一下瞿秋白纪念馆,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一下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 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曾经担任过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在一次大 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是,他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在 1931 年 1 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 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 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 委员。1935 年 6 月 18 日在福建长汀罗汉岭英勇就义。三十多年之后,文化大革 命期间居然还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四人帮”被铲 除后遗骨迁移到八宝山。“四人帮”被铲除,1980 年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 雪。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既 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 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 了整个生命。 走进纪念馆大门,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 手握书卷,栩栩如生。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旁 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 ,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 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 发自肺腑, 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 受过国民党的刑, 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 他依然心怀坦荡、 意志坚强, 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 ,陈列了 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 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简 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 达理家庭的付出。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同样 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 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在纪念馆里,他的一首《哭母诗》 ,也令我为之动容。瞿秋白的母亲因家贫, 看着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心如刀绞,她在 1916 年农历初五的晚上自杀了, 时年四十。 瞿秋白当时在无锡当小学教师, 闻讯赶回家奔丧, 哭倒在母亲遗体前, 写了这首诗。诗有四句: “亲到贫时不算贫,褴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管, 落上灵前爱子身。 ”瞿秋白在斧钺交加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在敌人的枪口面前, 他说“此地甚好” ,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但在慈母的遗体前面,他却泪水漣漣, 悲痛欲绝。这就是瞿秋白的完美的人格的体现,堪为今人楷模。 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瞿秋白是不朽的。他是一派浩瀚的大水,在大 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象高 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 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 将永世长存!瞿秋白纪念馆门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便是最好的说明。




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 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对文学的热爱,对革命的忠诚深 深震撼了每一个人, 然我们肃然起敬。 从五四运动到红军长征, 《晨报》 《新 从 到 青年》 ,瞿秋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 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正如毛泽东同志 指出: “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 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 当然在历史上像秋白这最后的悲壮并不是惟一的,李大钊这样悲壮过,邓中 夏这样悲壮过,方志敏这样悲壮过,赵一曼这样悲壮过,刘胡兰这样悲壮过,但 秋白不仅仅是悲壮,他的悲壮中还透出了他作为文人所特有的潇洒甚至浪漫。他 以如此悲壮、潇洒而富有浪漫气息的方式,为他 36 岁的人生画上一个充满诗意 的叹号。他可谓是真正的英雄。 他没有非凡的武艺,却有超人的勇毅;没有凌空蹈虚的绝技,却有改天换地 的智慧;没有呼风唤雨的招式,却拥有推动中国前进的力量。一脸书生气,浑身 英雄胆。黄河咆哮而面不改色,泰山崩塌而心不颤跳。李白高唱《侠客行》 :“纵 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荆轲低吟《壮士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以理想照亮思想,用革命点燃生命!今天我们纪念他,正是踏着先 烈的足迹,继续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努力攀登前人所未曾达到的 高峰,为了崇高的事业,继续开拓进取。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想起他的两句话“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在 这觅渡河畔、延陵路旁,五彩的春花春草,一起为这位伟大的英雄灿烂绽放着七 彩斑斓,芳香四溢。

阅读全文
观后感 初中30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