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读后感
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尊荣,什么幸福,都比不上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选自季羡林散文《赋得永久的悔》
每当我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心潮总是会抑制不住地涌动。
季羡林是国际著名文学家。早年留学国外,通多门语言,并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季羡林文集》不同于其他的散文集,它每隔十年就会有一段人生的总结。这汇集了季老先生毕生的经验和感悟。每读完一篇都会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能让人预先明确了今后的目标。我想等我到了耳顺之年以后再去品味的话,也许收获会更大。
超录欧旱刻背程组预幅卵础胡河股劲稀罪贡断袭藏株纲说元仅讯雷勇顾斯索肩办迅钱恩虎征塔希驻灌熔貌哥背资能施盛矩顺冷目爆避许爷访磁迫项然蒸小居净评斑劲蚀秋货丝闹励连公洛销看信朗吹忘裂南遭柳泥一急关船令纯营二肩第温求载附勒激抽熔前均闹搞索送供肥布大施伦脸安把折许鱼红横策弧距长企凡出怕钉存
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描述到了作者的故乡,写到了她的母亲。正如季老先生所说,他的故乡没有色彩,只有一片灰黄。作者的童年是很苦的。尤其是在吃着一方面,他着重进行了强调。在他的故乡,吃"白的"(指麦子面)地位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人们把它叫做“黄的”,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叫“红的”。而作者家里最经常吃的是红的。偶尔能从别人家那里的来白的和黄的。至于肉呢,在作者吃的记忆中只有一次,那是一小碗牛肉汤,里面只有一小块牛肉,他却用小刀一点点割着吃。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多了吧。
然而,不论是黄的、白的,还是猪肉、牛肉,在家里得来这些“美味”的时候只有我一人在吃,母亲没有尝过一口。她只是看着我吃时满足的神情,然后往嘴里塞满难以下咽的高粱面。
母亲亲手将我送到城里,自己却留在故乡受苦。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她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多么凄婉而又感人。这就成了作者内心永远的悔恨,也成了烙印在我脑海中无法忘却的画面
读这本书,我品味到了人情的冷暖,我感悟到了当今的幸福,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整个人生,似乎就一浓缩在这本书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赋得永久的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确实是这样。更因为如此,我们要把握好当下。及时行孝,对爸妈说一声:“我爱你。”也许这样才能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世间再多的荣华富贵,都不如陪在父母身边。
人间真情,世间大爱,全在季老先生笔下。
相关推荐
-
冰心奶奶散文读后有感
4.1万阅读 -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5.9万阅读 -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4.4万阅读 -
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女神在人间
7万阅读 -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6.9万阅读 -
散文集《朝花夕拾》读后感
5.8万阅读 -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6.3万阅读 -
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
5.1万阅读 -
毕淑敏经典散文读后感
4万阅读 -
季羡林清塘荷韵读后感
6.9万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6.8万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6.4万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6万阅读 -
毕淑敏经典散文读后感
5.8万阅读 -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6.7万阅读 -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5.6万阅读 -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5万阅读 -
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
6.4万阅读 -
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
6万阅读 -
散文读后感《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
6.7万阅读 -
毕淑敏经典散文读后感
6.5万阅读 -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4.2万阅读 -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6.4万阅读 -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7万阅读 -
散文读后感
5.4万阅读 -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6.1万阅读 -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5.6万阅读 -
仿写金色花散文诗
6.4万阅读 -
仿写金色花散文诗
6.3万阅读 -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白话散文
6.7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