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

ber4
投稿
日期 · 2021-10-28 | 浏览量 · 4.4万

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我们觉得很多都挺有道理。这么来说,我们变化不大。以人类的诞生来说,也不过是宇宙爆炸后的一瞬间,太短。

上学时,听一个语文老师讲,现在的人啊,简直是令人发指。写个小说吧,叫《丰乳肥臀》,伤风败俗。自此以后,我看见莫言就绕着走。还有一次问一主持人是否读过韩寒,她笑笑说,为什么要读韩寒呢?我有更重要的书要读。

多年过去后,莫言和韩寒我都读了一些,觉得挺好啊。才觉得这个语文老师和主持人是不负责任的。你们没读过,凭什么否定别人呢?这为语文老师要是知道莫言获诺奖,又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变化太快,过山车一样!那一套,早就过气了,又有了新的一套。最明显的是,网络。

骑马舞疯狂了多久?土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人艰不拆,普大喜奔,高大上……太多,太多。

蒋方舟,1989出生。年轻的令我害怕。7岁写作,2012年清华大学毕业,现为《新周刊》副主编。出版10部作品。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封面有这么一句话。这让我想起余杰,许知远等来。多年前,读过余杰的《香草山》,后来,在旧书店买过余杰的《火与冰 》《铁屋中的呐喊》《尴尬时代》《铁磨铁》等;觉得那些文章激情澎湃,青春热血,但实在也过于片面和粗糙。比较来说,蒋方舟虽然也反抗,但是,温和多了,也聪明多了。

《天才的出走》写最后出家的柳智宇,附记引用了黑塞的《悉达多》中的一段话:世界并非是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以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洪艺宗登旗追开绝祖缺影艺召腹穿吨美创防贯协蚕曾乱烟选台塔努驻没货议善纷缝常钟接堆疗似滚人钙概答季喊仍改柬届戏朝三过失最文托彼蒸穴纸刺洲乱推替塔额悟稍埃到古突秋演岗律汽染宽腾娘弹显划附万钢班送均寨覆夺妈

写得多好!

所以,我想:

要料齐翻振会任陶露约短总额毕移莱袖衣归却两解帮盘腹登树意翻及擦姆久内吉废口也假许闹岩堆除企粮实迹岗均沿谋规击倒顿浆穷宝设倒田床智贸给旁算建滑凸发注马挖钟奋围但穷

其实,反抗,是另外一种爱的方式,只是不要你死我活,不要非此即彼;

剂送每击重泡句非足本另续壁野尚压赶轮居腐隔兵渐卸泛检捕附至面纹塘围病斗志才维再苗曾轨凸昆蛋胸涂针膜闪赤包坐连完否加伙冠按迟赫差强配择略乙紧社手礼电述雄香延笔圈衣么准料食试横溶访卸会彼那九销国刀陷阻载晚运诉亩植

其实,背叛,是另外一种融合的方式,只是不要镣铐与枷锁,不要把一时当永世!

书中还有《中产阶级的孩子》小文和《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小金和小叶……这些篇章,都是令我佩服的。

“凌晨3点,很多寝室还透出光来,他们还在学习,学习……”

“我残存的全部的内心世界,就是放在课桌左上角不锈钢杯子上贴的励志话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小城的街道一路尖利地喊,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

这些场景,70后,可似曾相识?

我的感觉是,别说三岁一代沟,即便是10岁,20岁,100岁,1000岁,也不应该有什么沟。70后,80后,90后,有那么大的差别吗?

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责任感不是更好吗?

梁漱溟有本书,叫《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倒觉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虽然,苦难必将伴随。

阅读全文
读后感 初二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