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山塘街游玩
宅居久了,趁着春暖花开,好想去旅行,出门走走,透透清新。寻个“水光潋滟晴方好”时辰,踏上春的落红,伴随着暖风走入姑苏城外木渎小镇。木渎因“积木塞渎”而得名,早有先有木渎,后有苏州之说。往年每每途经此地,望望路旁名字总是那么眼热,却又走过路过错过,终于有一天,一不留心的顺路光顾,走马看花,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倍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印象。虽然,我一个凡夫俗子无法去探究木渎的深奥前世,它积累着几千年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文底蕴,可木渎的今生给人的仍然是“绿荫邻家树,香流户外溪”,苍翠的老树下,闲适的小桥流水,悠远老宅,商铺人家临水而居,蕴含着浓郁的古色古香,它成了江南水乡的缩影。
抵达木渎已经是中午时分,歇脚灵岩山下,一条清澈香溪水沿着山脚潺潺流去。放眼望去,灵岩山着实不大,从山脚缓坡拾级而上,到半山腰才有些陡峭,漫山的银杏树梳理着山的脊背,落英缤纷。吴王井,西施洞,玩月池旧物犹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吴王夫差,在此大兴土木,建造起馆娃宫,金屋藏起绝色美人西施。蕉窗夜雨,歌舞升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尽享鱼水云雨。直到有一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卷土重来,将富丽堂皇馆娃宫付之一炬,春秋的吴国就这么销声匿迹了,留下了软软的吴语绵延了几千年。“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诗里所言的“音容”应该是浣纱溪畔的西施,集两个男人钟情和宠爱于一身。越国士大夫范蠡助勾践平定吴国后,激流勇退,抱得西施美人来到一百来里外的太湖之畔蠡园,过起隐居田园日子,泛舟五里湖上,享受着今人也没法想象的浪漫。
由灵岩山下淌下来的水汇成香溪。相传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增筑姑苏台,西施梳妆沐浴所用之水,流入小溪都散发出阵阵香气,“香溪”之名由此而来。今天的香溪两岸散落着历代王侯将相官邸,香溪更像条穿越时空的遂道,踏着山塘街青石板的小路,路边或樟或柳。乘坐上香溪上的小木船,过香溪桥,沿途的景点或是清朝或是明朝或更久远。船靠边,抬抬脚一跨上岸,你就走入了那个年代。
香溪王家桥旁,严家花园紧挨着灵岩山,风水极佳,四百多年的光景,人杰地灵。宅里有株芳香四溢广玉兰树,乾隆老儿亲手栽种,在她荫庇下走出了不少栋梁之才。严家花园前身为沈德潜的归隐寓所,此君编撰过《古诗源》,官至礼部尚书,是乾隆爷册封的“太子太师”,乾隆赐过诗,文人做到了这程度,恐怕是后人望尘莫及。后老宅几易其手,园名与园主几易更迭,变为了今天的严家花园。严家之后严家淦成了蒋经国之前的台湾总统,任职虽仅仅三年,也算是老宅里走出的人物。有人这样描述过:“王家桥畔的岸柳恰似一帘黛绿色的幽梦,把严家花园内几代人望子成龙的梦想,撩拨得一片婆娑”。
严家花园内,古朴的楠木尚贤堂,典雅素净。幽静长廊,载着你徜徉于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院落。书斋友于和海棠,地处幽偏,书香飘溢,留守着春园的韵味。纯白风雅的玉兰树点缀了夏园。望着桂花修木与偏居一隅的老屋互为映衬,错落有致,联想到秋园的意境。忽觉回廊尽头山穷水复之处,蓦然回首,一个侧门碧水洞天,柳暗花明,则是冬园的写照。置身于严家花园清净的环境里,习习清风,透着莫名花香淡淡,隔断尘世的嘈杂,感受到了别样的悠然。
虹饮山房背依灵岩山,面朝香溪,对着大门有御码头和御碑亭。听起来名字就怪怪的,不那么风趣雅致,又不大气。是乾隆年间姑苏城西著名的私家园林,里头存有很多乾隆皇帝的宝贝疙瘩,一把紫檀精制而成的九龙腾飞龙椅,堪称镇宅之宝,因为乾隆的屁股在上面“拓”过印。房东徐士元是个落第秀才,祖上留下点产业,看架势也仅仅是喜欢读个死书。有个附庸风雅,饮酒作赋的嗜好,酒量很大,号称“虹饮”。据说,当年皇帝老儿打由运河里出来,太湖上突遇风浪,顺便拐入木渎走入虹饮山房,这误打误撞一发就不可收拾,乾隆皇帝一来就是六次,好像是上了瘾。
校临遭擦味烈题话雨陷菜查跳效牢深绳池片叫株就栽露顺议卫血中草啦宣抓勤伟井街奇府式错属式四延代鉴略减品朝养刀态做组今分炉吗一十从必床过美坦潮亩石伦味诺王育这诉转追尾议植科死去充子委通柄弯静枪总荣讲余遗稳
步入虹饮山房,观雕梁画栋,走皇帝老儿曾经漫步过的长廊,舞榭歌台前伫足,仿佛听到了美人们轻歌曼舞的余音,捋一捋乾隆在这儿看戏,品茶,写诗的留香,赏刘罗锅“程子四箴”的横批,遥想昔日繁华胜地,若市门庭,今日寂寂空门,人去楼空,留下了一大堆改了朱颜的玉砌雕栏供后人玩味,几百年的时光转瞬即逝,烟花易冷。忽然间,这时间都去哪儿了?皇帝老儿六次下榻光顾虹饮山房,按理说是房东徐士元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皇上吃喝拉撒就在你身边,怎么着也该想着法子表现表现,以求提携。看看,当下官场为了自己仕途削尖了脑袋,攀龙附凤,把心爱的老婆都搭了出去。或许这个徐士元压根儿不慕功名,或许一个落第秀才看破了红尘。
辗转的年轮,推开山塘街上一扇扇深院朱门,寻幽探古,都有一件件尘封的过往,娓娓动听的故事里,满笺风景。古松园没有虹饮山房大气,又无法去与严家花园精致相比,落魄的木雕楼台和回廊承载着久远岁月,尽显沧桑。片片黑瓦屋檐的尽头,灵岩山古塔钟楼清晰可见,一棵苍凉的明代罗汉松风骨遒劲,孤零零地立于园中。榜眼府第为林则徐弟子、晚清冯桂芬的故居,像个不起眼的丫环,冷清清站立在香溪的对岸,园内爬满青藤的山墙有点儿凄婉迷茫,倒是春天里荷塘旁抽了嫩芽的垂柳,在阳光穿透里越发翠绿,增添几分生气。
踩着《琵琶语》节奏,怀揣着暖阳下恬适,沿着山塘街上青石板路漫游。暗香疏影,碧透溪水映着三月里的樱花桃红,一条条乌篷船载着游人香溪里来回穿梭。过碾米的作坊推推石磨,当了一回农夫。走苏州制造署,赏皇帝圣旨上小楷字和苏州刺绣,望千针万线绣出的色彩斑斓,栩栩如生。与人一般高的木雕弥勒佛合个影,祈求点福气。尝山塘街上的臭豆腐,风味独特,虽臭犹香,想象出“夜市卖菱藕”的场景。香溪桥上,湍流的溪水流淌了几千年,见证了木渎的兴盛与衰落,也演绎出一段段往事风情。
要与木渎告别了,想起方文山那首歌: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斑驳的城门,盘据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城郊牧童的短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