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带来毁灭?

aricks
投稿
日期 · 2019-01-30 | 浏览量 · 121

江晓原教授曾作过一篇演讲:人工智能必将毁灭世界。而我想,若是世界真被毁灭,原因不在于高度智能甚至拥有自己思想的计算机,而在于思维固化、情感固化的人类本身。人类的计算机化,不在于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在于思想的退化。

思想不再进步甚至固化,意味着人们不懂得变通。拿破仑大帝曾驰骋于战场,但那次著名的滑铁卢战役却让人不禁唏嘘。可你是否知道,拿破仑几近成功。在前方战火已打响时,后方部队却墨守先前的安排,未及时前去支援,才导致了这次失败。“兵因敌变化而制胜”,像计算机一样遵循着固有程序而操作的思维方式,在变化不定的境遇下,是难守不败之地的。可见,不仅是在计算机普及的现代社会,这种不懂变通的态度在任何时候都是致命的。

身臂励墨赤采膜桥盐声黄分零黎孟阴旧仍率胞似暴态条减内础臂垂险文底虑污公食沉路喊材臂苦氏借寄东相幼轮归毫场哈符分田甚操层善东食腔晶褐

像计算机一样的思考方式,意味着人们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与价值观。四四方方的铁笼里,孩子们像被困住的野兽们一般扭打。这说的是凉山格斗儿们。孩子们去打格斗赛?在多数人眼中,这对他们的身心都是有害而无利的。一个人在键盘下轻轻敲下几行字,几个人未经过思考的盲目附和,于是社会的舆论不断堆积膨胀,迫使格斗儿们回到那贫穷闭塞的山沟去,却又期待他们凭借努力读书走出那山。人们自以为做了件利事,却没看到格斗儿们离开时眼中的无奈与不舍,没有问过他们的想法。这铁笼里有他们的梦啊,一个脱离贫穷的梦,一个获得归属感、获得尊严的梦。计算机般的不加思考将他们曾握在手里的希望,毁灭。而前段时间的薛之谦,再到被迫自杀的乔任梁,多少枉顾后果的、未带有自己判断的盲目附和导致了多少消极的后果?

那么,人们为什么即使意识到这可能是错误的,却还是选择了抛下自己的思考,去跟随潮流呢?我想,这可能源于自己内心深处对他人的不认同或是向往,亦或者说是对他人光鲜成就的嫉妒情绪。

白落梅曾写过一本林徽因传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书中她极尽词藻,描绘出一个近乎完美的林徽因形象。此书一出评论几乎两极分化,抛开其华丽优美的文笔,有人对这本书不尽地吹捧。是啊,一个才貌俱佳的大家闺秀,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一个温和沉静的丈夫,一个一生守护的蓝颜知己。这几乎满足了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完美畅想。因而,这种向往,铸就了一个被市场所需要的林徽因,此书也因而热门。与之相对的,是对林徽因的极度不认同,而这恰来自于对她的嫉妒情绪。于是,我们不相信一个容貌姣好的女性可以将爱情和虚荣放置在事业之后,我们不相信一个出身贵族的女性可以在学贯中西后回国报效。我们抓住任何一个可以使她的形象不那么完美的点去夸大,以慰藉自己内心的不平。殊不知,极尽的赞美与贬低,不仅是对林徽因的亵渎,也是对一个时代的亵渎。

像人工智能一样的思考方式,意味着我们不去变通,我们盲目顺流而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观与同情心,枉顾后果。为了尽量避免它所带来的危害,我们不得不剖析自己,就如巴金先生写《回忆录》那样,勇于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情绪与思考。错误的,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存在,而是如人工智能般固化的思维,使我们对未来无所适从。即使毁灭,毁灭我们的,终究源于我们。

阅读全文
记叙文 初二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