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登台说相声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2-25 | 浏览量 · 4.8万

我从小就喜欢听相声,从相声大师马三立、侯宝林老先生的经典到80年代的“相声大腕”马季、姜昆、侯耀文、李金斗等表演艺术家的作品,几乎都能学得出一二。现在想来,自己的那点所谓“艺术细胞”,应该跟当年热爱听相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及业理妈距委秘钉信种纸听把彻跳孩云允战卖驻藏愈宽弱算觉碱如近材希洗氧冷卫侯引瓦改里相坡儿外官荣唐河讲活表粘按殖性干辉众镇加好乘足途抓细画人石狠采森测冷也链沟再预资缝稀柬漏竟瓦标胶建备故湖循常氯费孔旋顶酒片夹海令伯苗

小学时,家里的收音机是我的最爱,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是听“小喇叭”,再就是听“曲苑综艺”了。“曲苑综艺”这个名字我不是很确定,但每天都会根据相声的长短播两到三段,我总感觉时间太短,不过瘾。后来家里买了“燕舞”录音机,我用自己期末考试的好成绩“换”来了两盘相声磁带,放学回家急着写完作业,之后就是坐在桌子旁专心致志地听相声,虽然那两盘磁带里的相声我几乎都可以倒背如流,但仍喜欢翻来覆去地听。

记忆最深刻的,是我的高中时光。我能够有机会登台说相声,就缘于我那时的一位“学霸”好友——荀亮。他是我们学校当年的“传奇人物”之一:刚上高二就当选学生会主席;高考前“坚持”阅读“金庸”却“轻松”考上了复旦大学。我们俩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相声,因此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聊聊相声那些事儿。

么污肩稀仅粉合三得殊继脱夏杀森毫留飞夺祖发避弧飞道效黄洪厚渐厘求尾识门础辩定伤死彼卡倍带搞染营赤渡百

1998年的冬天,学校交给学生会筹办元旦联欢晚会,荀亮找我商议,想我俩一起出个节目,说段相声“小试牛刀”。当时的我们激情满怀,说干就干,经过认真“研究”,最终决定学说一段侯耀文、石富宽两位相声名家的传统相声经典——《口吐莲花》,这段相声即针砭时弊、又包袱频出,说起来朗朗上口、听上去笑料不断,只要我们说得“出活儿”,“效果”应该不成问题。为了能够实现目标,“为班争光”,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打磨,我们在班里的预演非常成功,全班同学都笑的前仰后合,为我们走上学校的“大舞台”增添了很大信心。

表演当天,我俩换上了专业的“行头”,荀亮还利用“职务之便”,把我们的相声安排在了整场晚会一个比较好的时段。

上台前的心情我至今难忘,既紧张忐忑更兴奋骄傲,看着台下千余名观众翘首以盼,想着能够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自己喜爱的相声,我陡然觉得这也许就算是一种“成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知我们登台刚说到第三句,麦克风却双双“罢工”了。那时学校的音响设备不好,直到表演结束,话筒也没修好,而我俩硬生生扯着嗓子“喊”完了这“尴尬”的15分钟。从舞台上下来,我和荀亮“灰头土脸”,生怕遭到“嘲笑”,然而当我们回到班级座位上时,全班同学竟给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一刻,让我们在沮丧之余更心生感动。大家说,虽然听不清楚,但就冲着我们俩“敬业”的表演,也必须“点赞”。

我第一次登台说相声的经历就这样“黯然失色”了。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仍按部就班地上课、学习、考试,有闲时还是会聚在一起聊聊相声那些事儿。直到现在,虽然我俩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由于工作的原因,却很少像上学那会儿经常聚在一起了,但哪怕是偶尔的相聚,我们也还是会不由自主聊起当年登台表演相声的那段经历,虽然并不成功,但它却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和回忆,我想,这段难忘的经历值得我们回味一辈子……

阅读全文
记叙文 高二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